二是传说诸葛亮南征孟获时,到达西双版纳,不少将士因水土不服而双目失明,大大削弱了蜀军战斗力。传说诸葛亮凭其渊博的知识,重演拿手好戏,让人设坛,自着道服,将手杖往山梁上一插。结果,手杖变成了一颗根深叶茂的茶树。患病的将士们饮过茶水,一个个恢复了视力。从此之后,当地人便学会了制茶。因诸葛亮字孔明,所以至今这一带还有人称茶树为“孔明树”,并有孔明山,还称孔明为“茶祖”,每年开一次“茶祖会”。很明显,诸葛亮本事再大,也不可能令其手杖立时变为一棵树。但从另一方面讲,说明他懂得茶的功能,并坚持饮茶以健身。
三是说他七擒孟获期间,孟获曾将他的主力部队迷人至秃龙洞。此地山险岭峻,道窄路滑,常有毒蛇出没,更有瘴气弥漫。因此,许多人都染上瘟疫,情势十分危急。这时,幸亏一位老者告诉诸葛亮:“此地有哑泉、灭泉、黑泉和柔泉四眼泉水,人若饮之,无药可医;又瘴气密布,人若触之,乃可致死。”但“此去正西数里,有一隐士号‘万安隐者’,其草庵前有一仙草名‘韭叶芸香’,含一叶,瘴气不染”。诸葛亮再三感谢老者后,便亲自求助于“万安隐者”,令全军将士服食“韭叶芸香”,结果转危为安,如愿以偿。这“韭叶芸香”,乃多年生草本植物,每株九片叶子,故名九叶芸香,也称“韭叶芸香”。
不过,由于他事必躬亲,日理万机,久而久之还是“劳累过度”,导致了身体的内在平衡严重失调。正像他的使者无意中透露给司马懿的那样:“丞相夙兴夜寐,罚二十以上皆亲审焉。所啖之食,日不过升”。司马懿基于“操作心不经老”和“思之气结”、“伤神则死”的道理,认为他“事无巨细,每必躬亲”,必然有损寿命。于是,遂对来使说:“孔明食少事烦,命能久乎?”果然,此后不久,他便活活累死在五丈原!为此,至今仍有人感叹道:作为智慧化身的一代贤相诸葛亮,几乎达到了“完人”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