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)食欲不振、胃胀:本身脾胃虚弱者更易发病。
现在建议大家可以用“点按中脘穴+摩腹”来缓解。中脘穴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。由上往下,随呼吸缓缓下压两三秒,然后快速撤离,操作作两三次,会有气往下行的感觉,有助于消除胃胀。部分人操作作后有排气、排便感,此为正常反应,效果更佳。
中医认为,人体的腹部为“五脏六腑之宫城,阴阳气血之发源”。经常按摩肚腹,能协调脾胃,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,促进肚腹血液循环,有提神、补气、**精等作用。
操作作方法:以肚脐为中心,按顺时针方向,稍用力缓缓推摩腹部,至左下腹(结肠部)可稍稍加力。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作,每次36圈,每天操作作两次,以腹部温热、舒适感为佳;如治疗食积、腹胀、便秘等,则不拘时间,次数和力量可适当加重,以腹部肠鸣、排气排便为佳。
(二)头部昏昏沉沉,经常疲劳:梳五经
指的是用手指梳我们头部的五条经络。可以将手的五指张开从头部的前方向后方梳,也可用木塑代替,一直梳到风池穴,也就是头部与颈部的*界处,两手可*替梳五经,有改善头部供血、提神醒脑的功效。
我们的头顶穴位也很多,百会穴,位于人体的头部,头顶正中心,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,来简易取此穴。百会穴周围还有四神聪等穴位。可将一手的五指分开,用指尖着重叩击头顶的这个位置,有提神醒脑的作用。如果晚上睡不着,可以用手指的指腹来叩击头顶,有帮助安眠的作用(可别做反了)。
(三)浑身乏力,经常酸痛:耳部按摩
耳朵上的穴位与我们全身血脉相连、心心相应,好似个“倒置的婴儿”。耳朵上的穴位有90多个,其实没有必要完全记住,只要按照图示的几条线按揉耳轮3到5遍即可,以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,捏住耳轮;或以拇指和弯曲的食指侧面夹住耳轮,边揉边移动手指,无论是你坐车、煲剧,甚至工作的间隙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。做完后会感觉整个耳郭发红、微烫,非常舒服,全身也会感觉很放松。

QQ帐号登录
新浪微博登录
微信帐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