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觉是怎样产生的
人耳由外耳、中耳、内耳三部分组成。外耳、中耳具有集音、传音、扩音作用,内耳具有位置觉、平衡觉和感音作用。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,传至内耳有两条途径,一条是通过外耳、中耳传至内耳,另一条是通过振动颅骨传至内耳。当内耳感受到声压的变化时,可使内耳耳蜗内的液体流动,基底膜波动使毛细胞与盖膜摩擦,毛细胞兴奋,通过听觉神经可将此生物电变化传向听觉中枢,产生听觉。
近年来,生活噪音和用耳不当等原因,原本是“老年病”的耳鸣、听力衰退等,在年轻人中逐渐多了起来。专家甚至忧心提醒,如果再不重视保护耳朵,下一代人的听力很可能早衰几十年。
一、引起耳聋的原因:
包括:遗传、疾病、外伤、药物、煤气中毒、噪声、出生时缺氧等。
(疾病有:腮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猩红热、白喉、伤寒、梅毒、脑膜炎、糖尿病、自身免疫系统疾病。)
(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洁霉素、小诺霉素、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。还有水杨酸类制剂、速尿等强利尿剂以及奎宁、氯奎等抗疟疾的药物。)
不合理使用耳机,耳机的不合理使用正在“损耳于无形”。如果每天超过89分贝音量听音乐,时长达1小时,持续5年就可能永久丧失听力。所以别小看耳机对耳朵的伤害,建议:戴耳机遵守“60原则”:
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%,
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,
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。
在地铁、公*车上等嘈杂环境中最好不戴耳机听音乐。听音乐耳机,头戴式耳机好于入耳式。
学几招护耳按摩法
想要保护听力,还可以多给耳朵做按摩,以达到“耳聪目明”的效果。
1、搓搓耳前后: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,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,中指在耳前,食指在耳后。然后从耳垂开始向上推动。注意有一定的力度,并且紧贴耳廓,直到耳尖,每天50次。
2、揉揉翳风穴: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。按摩时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,用力对凹陷处进行点按,直到能感觉出酸胀感。每天可以点揉3分钟。
3、敲敲鸣天鼓:两手掌用力相搓,使掌心产生一定的热量,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于两耳,掌心对准耳道,手指贴于后枕部。两掌轻轻用力,对两耳作缓慢的重按,再缓缓地放开,反复数次。同时用置于后方的拇指点压风池穴数次。风池穴位于后颈部,后头骨下的凹陷中,与耳垂齐平。
推擦耳廓 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,平贴在脸上,均匀用力向后推擦,擦过耳后,再从耳后将耳廓带倒向前推擦,反复18次,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。
十指拿推,顺摩耳 十指环屈成耙形,从前额往后拿推,经枕骨向下,十指并拢,横掌着力两耳前后,至颈椎分手到前面喉结收,掌心顺摩耳。如此反复进行50下。
揉耳垂 以双手食指、拇指指腹,分别提揉耳垂,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,使其发红发热,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,再放手,让耳垂恢复原形,重复10次
这些护耳按摩法每天可以多次进行,例如在上班的间歇、在家看电视时抽出5~10分钟来按摩一下,是一种很好的耳朵保健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