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养生 酒对养生保健有何作用?

发表于 发布者:风月体验 评论:0 浏览:41
我国有悠久的酒文化史,酒也一直收到人们的青睐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饮酒具有养生保健作用。但饮酒不当,有损健康,反而达不到养生保健的效果。
古人对酒的质量和品种十分讲究。烈酒不利于养生,容易使人头晕,对人的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产生毒害作用,甚至危及生命。而度数在10~20度之间的低度好酒(例如黄酒和果酒),含有酒精、甘油、有机酸及维生素等,这些大多为人体所需,因此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饮料。在讲究饮酒质量外,饮酒要适量。节制饮酒一直是古人极为重视的养生之道,节制饮酒首先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,量力而行,适可而止。现代科学早已表明:长期过量饮酒,会使人的寿命缩短10~20年。专家研究表明,饮酒过度的人60%寿命为33~49岁。过量或持续饮酒也会导致人体中胃、肝脏、肺等发生病变。
古代饮酒不仅强调节饮,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方法。1.饮酒时情绪要佳,古人认为只有在身体和情绪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酒,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害;2.借物娱酒。我国古代注意养生的人,往往在饮酒时通过赏花、观景等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,从而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;3.投壶与酒令。投壶是中国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祝酒兴的游戏,通过这种游戏,使来客多喝点酒,以示自己的盛情,有能增**宴会欢乐气氛的作用。酒令也是一种祝酒的游戏,现在的猜拳行令就是酒令的一种;4.美酒佐佳肴。西方人认为:饮酒必佐佳肴,切忌饭后酒。因为酒中的乙醇是由肝脏分解的,肝脏在分解过程中需要维生素来维持。因此,光喝酒而不吃菜,就会使肝脏因缺少维生素而形成失调,是肝脏受损。5.酒后少饮茶。酒后的乙醇随血液循环到肝脏中转化成乙醛再变成乙酸,然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,经肾脏排出体外。而茶中的茶碱有利尿作用,促使尚未转化成乙酸的乙醛进入肾脏,造成对肾的损害。所以酒后不宜多喝茶。古人认为酒后吃水果、甘蔗和白萝卜为最好。
0 顶一下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