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按摩,你真的了解吗?

发表于 发布者:兔品牌 评论:0 浏览:44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推拿按摩因无毒副作用,被认为是“绿色疗法”,逐渐被人们认可。
因市场需求大,不仅中医医院、医馆、养生会所、按摩馆,甚至美容美发厅里都提供推拿服务。实际上,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,推拿按摩有较高技术含量,不是随意找个人就能达到理想效果。北京紫禁城国医馆主任医师白鸿刚表示,普通老百姓对于推拿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,推拿不光保健且能治疗,而选择推拿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。

推拿和按摩是一回事儿吗?
在一些人看来,推拿和按摩是两码事,推拿是治疗手段,按摩是保健方式。具有近30年临床经验的白鸿刚说,推拿、按摩是同一种疗法,只是名称被不同地方的人称呼有所差异,南方人称之为推拿,北方人习惯说是按摩。
现在医学界则统称为手法治疗,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、穴位,用推、拿、提、捏、揉等手法进行治疗,白鸿刚表示,手法治疗根据手法实施的不同而能得到不同的效果。要想作为日常保健方式,一般使用轻手法,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,不同体质的人又有所不同。手法要求达到轻摸皮,重摸骨,不轻不重摸筋肌。如果作为治疗手段,就得在解剖部位的穴位根据不同病症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法。
手重就是高水平?

不少人有这样的一种观点:手法越重效果越好,只有听到关节的“咔咔”响,才觉得筋骨得到了放松,浑身舒坦。
专家表示,这显然是一种误区。轻手法,对局部有兴奋作用,对大脑有抑制作用;重手法,对局部有抑制作用,对大脑有兴奋作用。
手法治疗一般以深透、持久、有力、得气为原则。手法太重会让患者产生恐惧心理,造成软组织损伤等副作用。而且,手法轻重因人而异,身体强壮,肌肉发达的人,手法可重一些,但体弱、年老者就要轻一些。手法治疗能不能取得疗效,最关键在于是否取穴准确,手法能否到位,轻重肯定不是显示高水平的标准。
另外,专家还提醒,心脏病、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因为力度过大而导致疾病复发,颈肩腰腿痛推拿力度过大,则很可能会损伤腰部、颈部的神经,出现手麻、脚麻等不良反应。

一周推拿一次太少了?


一位刘姓男土表示,医生建议他一周推拿一次就行,但他总觉得一周一次太少,达不到保健的效果。白鸿刚表示,推拿次数并非越多越好,因为神经在过量的反复开心下容易产生疲劳,使经络调节能力减弱,而且对身体进行过度频繁的开心会使其敏感度下降,机体容易产生耐受性,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。
如果是治疗,根据具体病情设置治疗频率;如果是保健,每周一次就行。同时,每次的推拿也不是越久越好,应根据机体的神经特点和经络忍耐度而进行,不可按得太久。而且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,所需要的推拿时间也不一样,有的手法治疗,只需要几秒钟。一般颈椎、腰椎的放松,手法治疗在15分钟左右。如果推拿过久,手法又不正确,可能出现红肿,甚至脱皮等现象。
任何人都适合推拿?
很多人都有过推拿按摩的经历。尤其是办公室一族,因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,容易引起肌肉过度疲劳、颈椎失稳,造成小关节错位,继而引发腰酸背痛、手臂麻木等症状。遇到这种情况,不少人就会去休闲场所,让保健师推推、按按,缓解疼痛。白鸿刚提醒,虽然手法治疗适应人群很广,但一样有禁忌人群。
推拿之前,先排除脊柱肿瘤、结核、骨折、脱位及类风湿、痛风、皮肤病等病症,这些疾病被称为“推拿之禁忌”。另外,妊娠3个月以上的妇女不要推拿;同时人们不要选择在过饱、过饥时做推拿。

随意找个推拿馆就能推?
有的人因为没有找到正规中医师进行手法治疗,推拿后毫无疗效,便把推拿说得一无是处。有的人在手法不当的按摩师按摩后,出现肌肉劳损,甚至发生严重医疗事故,继而对推拿恨之入骨,这都是误区。
推拿是一种针对性治疗手法,实施者必须掌握有关解剖学,神经、肌肉走向等知识。如果是康复治疗,推拿医生必须对病情有所了解并细心分析,通过问诊、触诊之后,还要再结合包括X光片等检查结果,最后做出准确定位。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。
即使是保健,也不能随便。时下按摩、足疗等场所随处可见,有些人热衷去这些地方治疗或消遣,殊不知胡乱推拿按摩往往埋藏着可怕的隐患。非专业人士在推拿时动作粗暴、手法不当,容易造成被推拿者软组织损伤、关节脱位等,这样的案例有很多。
0 顶一下
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